8月18日,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卫生健康委迅速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大会的精神为指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健康石家庄”战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推动党代会精神落地落实,实现省会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四个到位”,坚决守住疫情防线。一是确保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到位。紧盯“四类人员”,做实做细流调追踪,做到应排尽排、应管尽管,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二是确保33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到位。对目前全市摸底掌握的33类重点人群,坚决做到全面覆盖,应检尽检。三是确保基层哨点作用发挥到位。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全程做到发热人员闭环管理,确保23项措施100%落实到位,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四是确保疫苗接种任务落实到位。按照应接尽接、应种尽种原则,9月25日前全面完成第二剂次接种任务,全面构建群体免疫屏障。
突出“三个深化”,全面推进“健康石家庄”建设。一是深化健康知识普及。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努力把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二是深化卫生城镇创建。推动全市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30%的县区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三是深化重点疾病防控。建成覆盖全域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实现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逐年下降,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突出“三个提升”,优质卫生资源提质扩容。一是提升市级医疗资源。紧盯市级医疗机构的短板弱项,加快推进河北省重症肌无力医院、市口腔医院、市第三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提升县级医疗资源。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分期分批推进实施的原则,推动无极、正定、新乐、高邑、栾城等一批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覆盖全市30%以上县级医院。三是提升专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成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突出“四级覆盖”,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一是织密市级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市疾控中心建设,实现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全覆盖,推进应急保障、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公共卫生资源相融合。二是织密县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充实基层疾控队伍,全面加快疾控机构基础设施达标建设,推动县级疾控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三是织密乡级公共卫生体系。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公共卫生科。四是织密居民区公共卫生体系。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在2000-10000人的居民区设置一个卫生服务点,配备专职卫生管理员;小于2000人的居民区配备1名兼职的卫生管理员,进一步夯实居民区基层哨点作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