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天天气:
 
当前的位置: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7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6-10来源:市卫健委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76号提案的答复

 

宋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纳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内容的建议 ”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些年,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交通便捷、人群物流跨境流动日趋频繁,为传染性在全球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机会,如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2009年的甲型H1NI的流行以及目前新冠肺炎的流行。我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采取围堵、阻击战略打赢了这场战役传染病的防控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挑战和思考。

一、将公共卫生体系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重要投资项目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全年市级财政对公立医疗机构投入疫情资金主要有:疫情防治专用设备补助资金2923.25万元,新冠疫情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运救治医疗设备购置资金190.04万元,防护用品购置资金274.64万元,新冠病毒感染科研经费100万元,公立医院新冠防控期间政策性亏损补助3600万元,核酸实验室建设补助资金246万元,核酸检测基地建设补助资金5076万元。2021年我市利用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申报实施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做为全市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总投资16499.79万元。其中11668万元资金来源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改扩建后总面积约19800,其中扩建面积6730,改造面积13070。包含改扩建隔离病房楼16400;改造原感染性疾病门诊区1100;重症监护室改造 2200PCR实验室改造100。本项目总病床数300张,其中普通隔离病床217张,负压隔离病床32张,留观病床15张,重症ICU病床36张,隔离病房楼内设置负压手术室、负压产房和NICU等功能房间。在现有制度上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效监管公立医疗机构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并督促其尽快、合理的支出,切实高效的把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用好、用活、用实。

二、加强、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

将提升市级医疗卫生设施基础建设水平纳入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一是建设石家庄市传染病重症救治中心。依托市第五医院疫情定点收治和传染病救治医院职能,落实国家、省对疫情防控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市第五医院硬件设施条件和综合救治能力。初步选址在市第五医院南邻长期闲置的10亩医疗卫生规划用地,启动石家庄市传染病重症救治中心建设项目,建设传染病危急重症救治综合楼(四层),增加76间负压病房和76张重症监护病床数,满足国家、省要求和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二是建设石家庄市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根据国家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期间中央投资重点支持方向,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实施平战结合战略。考虑到市疾控中心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空间弊端,拟对市疾控中心实施整体迁建,建设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省会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进一步整合管理职能,提升服务能力,统筹做好省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职能任务。项目占地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包括综合楼、卫生应急处置楼、理化检验楼、微生物检验楼、毒理实验楼、后勤保障楼、附属房等,建设成为流程合理,运转高效,服务到位,应急可依、普惠便捷的全省领先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充分发挥城市三级医院龙头带动作用,指定河北省胸科医院、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作为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分区分类收治新冠肺炎。加强定点医院呼吸、感染、重症、护理、临床检验、院感防控等重点专业医疗力量,组建多学科、分梯队的医疗救治团队,配足、配齐急救、抢救、重症救治、监护、检测等仪器设备,做好医用耗材、药品、防护装备、消毒用品储备。同时,我市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的原则,对全市医联体建设工作进行了布局规划,市内区规划5个城市医疗集团,以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和医保打包支付为目标,不断探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探索将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纳入裕华医疗集团(牵头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设范围,通过技术交流、畅通转诊等方式,提高传染病医院综合救治能力。

三、完善疾控队伍建设,力争补短板堵漏洞

市疾控中心得到加强。近两年,市疾控中心经过机构整合和编制调整,已达到了国家编制标准要求。同时,县级疾控中心也得到进一步充实。去年,县级疾控中心在编人数仅为国家编制标准要求的37.8%。我市疫情后,各地落实省领导要求,有20个县疾控中心由编制部门明确增加编制。

四、持续加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建设

由业务骨干混合编组成立7支共87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大队,分区域、分重点推进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设立了队伍调度组、报告审监组、信息分析组、专家对接组,建立了统筹调度流程、报告三级审监流程、信息资源库共享流程、密接综合管控流程,理顺了阳性病例的发现报告、信息推送、现场流调、密接判定、数据比对、协查追踪、落实管控工作流程,保证快速、准确对每一例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开展流调。

2. 助力市政府构建了新冠疫情防控“6+1”信息化平台,解决了疫情期间检测、流调、隔离、救治等环节衔接不畅的情况,破除了统计依靠人工、方式简单原始,数据分散割裂,数据传递不安全的问题。不断提升流调效率。对现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平台”进行升级,在原新冠信息报告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功能,将药品销售量和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病人信息等数据纳入平台。

3.建立部门协同联动长效机制,畅通部门沟通渠道。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做到公卫、公安、工信部门同时到达现场,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实现快速溯源,及时查找并管理密切接触者,防止疫情播散的目的。

五、不断强化“监测预警研判”

1.专人负责24小时盯紧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每2小时进行一次浏览,对医疗机构上报的确诊和疑似病例信息和县级上报的密切接触者和医学观察人员信息进行审核,动态掌握重点人群管理情况。

2.开展病例和环境主动监测。全方位落实霍乱、流脑、流感、疟疾、出血热、狂犬病、手足口病、寄生虫病等其他传染病监测工作,每周组织开展发热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主动搜索,定期开展活禽市场、养殖场、肠道门诊、水和食品等监测点重点人群和环境的病原学监测,形成监测报告。

3.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我市发生本土病例流行时,专家组每日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疫情期间制发了42期分析报告,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针对性建议。四是定期开展常态化疫情研判,结合国内外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特点,依托疫情网络直报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信息,分地区、分人群进行分析,结果经专家组集体研讨,每月形成分析报告和预警信息,及时发送相关部门。

 

 

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

                             2021年6月10日  

 

 

 

 

copy©2024 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冀ICP备10208357号-6 网站标识码:1301000024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88号  | 网站地图
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
医师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咨询电话:0311-67502380、83991212(工作日)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