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市委、市政府对深化医改工作高度重视,全面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积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区域均衡布局,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以高动力、高联合、高建设促进医共体达共建、共享、共赢效果。
一、高动力助推,达共建
(一)健全管理体制聚合力。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共体建设工作,成立以市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相关市级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医改工作推进会、调度会,对医改工作进行部署调度,有力促进医共体建设工作顺利实施。二是坚持每周一由牵头医院及各分院主要负责同志针对医共体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进行会商,就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确保决策科学、精准;建立任务督办、工作台账、调研、学习、会商等多项运行机制。三是把医共体建设作为医改工作重要抓手、重大工程强力推进,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制度等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构建起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二)优化政策体系激活力。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改善县域内基层医疗服务为着力点,重构医疗服务体系,组建以晋州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龙头、10所乡镇卫生院为枢纽、224家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两个医共体。
一是智慧平台建设。利用专项债5229万元,建设慢病管理中心、全民健康信息、区域远程诊断、分级诊疗、智慧医疗运营管理等八个平台。二是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市人民医院投资1843万元,依托电子病历四级标准进行对标建设,以评促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三是医疗设备能力提升。投资1719.46万元,为10所乡镇卫生院配备CT、DR、四维彩超、普通彩超、尿沉渣分析仪等33类仪器设备共计113台,已全部投入使用。
二、高联合助力,达共享
(一)部门协作,共心共力共发展。
统筹组织部、编办、发改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在体制机制上协同,充分发挥“三医联动”的作用,按照医管委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权责清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医共体牵头医院权责清单、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权责清单职能职责,统筹推进医共体建设重点工作。两家医共体2024年招聘53人(紧缺高层次6人、本科47人),其中成员单位占29人。
(二)上下联动,增值增效增紧密。
一是打通对上协作环节,提升牵头医院救治能力。晋州市组织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家县级医院积极对接京津冀医院,并制定后期发展计划,以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学术交流为切入点,促进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目前我市累计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我市二级医院进行坐诊96次,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院名医的优质服务。二是贯通对下共建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下派主治医师进驻10所乡镇卫生院,建立联合门诊、联合病房,1-7月份门诊诊疗人次4853人次,住院患者诊疗人次2166人次。2024年,牵头医院带领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共27项,同比增长30%,快速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牵头医院组织护理团队、急救团队、中医团队等开展每月走基层巡回现场培训质控活动。目前共计培训69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达2056余人次,开展质控督导20余次。三是建立内部绩效机制,推动县乡有序诊疗。制定各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流程,细化认定考核办法,明确绩效分配制度,定期进行通报调度,促进市、乡两级有序诊疗、高效运转。目前,医共体内部共上转39例、下转24例。
三、高建设助功,达共赢
(一)推进健康服务“零距离”。
建立和完善区域统一的医学影像、检查检验和远程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医共体内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同时优化医共体内双向转诊流程。目前,远程会诊1337例、远程心电5721例、远程影像3830例。今年上半年,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门急诊患者64159人次,同比增长20.42%;出院患者1886人次,同比增长25.73%;中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门急诊患者32803人,同比增长18.56%,出院患者1564人,同比增长66.73%。
(二)开启中医护理门诊“新模板”。
今年市中医院医共体总院协助分院成员单位开展“中医护理门诊”,并提供了耳穴按摩、中药热奄包等十项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及健康咨询服务,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传帮带”作用,截至目前接诊患者600余人次
(三)科室共建“大手拉小手”。
两个牵头医院组织骨干医师分别到成员单位开展科室共建工作,通过门诊坐诊、联合病房教学查房、业务培训和典型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业务指导,帮助成员单位“造血”,提高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诊疗水平。通过“一对一科室共建、业务联动”,充分利用医共体内“专家下沉”的有利机遇,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同质检查、同质治疗,以“便捷、贴心、专业、连续”式医疗服务,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四)织密急救服务“保护网”。
结合市人民医院120急救站近半年运行数据,选取小樵镇、槐树镇、马于镇、东里庄镇、桃园镇、总十庄镇六家卫生院设置急救站点,最远服务半径由24公里缩减为13公里,急救反应时间由35分钟缩短为15分钟,提升抢救成功率。目前,基于现有资源和实际需求,已启动东里庄、马于、槐树3个急救站点,形成一南一北一东三个方向的急救网络覆盖。
(五)开启乡村医疗“新征程”。
全市共成立22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662名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一般人群签约率80.43%,重点人群签约率89.51%。2024年总十庄中心卫生院、东卓宿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并被国家通报表扬。两个牵头医院成立县级培训基地,制定计划,为237名村医提供实践场地及技能培训,每名村医每年参加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长不少于2周,切实提升村医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