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鹿泉区紧紧围绕上级部署要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聚力强基赋能,以高质量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构筑全民健康基石,群众健康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一、高位谋划,构建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体系
鹿泉区聚焦“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立足省会西部区位优势,锚定“强基、提质、增效”三大目标,坚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有”向“优”跨越,努力探索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持续优化“3+14+208”三级医疗健康服务网络(3家区级医院、14家卫生院、208所村卫生室)。截至目前,全区乡镇卫生院编制床位达到877张,在编人数366名,医务人员921名,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医428人。近年来,累计投入1.3亿元升级基层医疗设备,10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CT,3家卫生院配置了核磁共振,基层硬件水平跻身全省前列。2024年基层诊疗量1777.9万人次,占比达到71.74%,基层机构病床使用率达89.3%,全区业务收入突破千万元的乡镇卫生院达到8个,全省最多。群众“首诊在基层”的信任度显著增强。
二、创新驱动,打造基层服务能力跃升“四维引擎”
(一)以“标准引领”筑基,激活发展内生动能。以国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版)》为纲,“人才培优+标准迭代+专家驻点”三箭齐发,打造“优质服务基层行”标杆。一是选拔并培养了2名“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评审专家和8名区级业务能手,其中4名参与了市级评审。二是对2022年之前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的卫生院,对照2022版新标准全面完成“回头看”,全部达到新版标准。三是派驻专家和业务能手驻点服务,为创建单位进行标准解读和业务指导,并组织区级初评,找问题、补短板,帮助卫生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以“医共体协同”聚力,激活县域医疗资源“一盘棋”。落实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部署,构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一是打造共享中心。组建了“心电”“检验”“影像”等7个共享中心,整合资源,高效联动,极大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二是优质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等多家省级、市级医院建立医联体,37名省、市级专家长期在基层坐诊服务。同时,医共体内选派30名中高级职称人员到基层帮扶,联合门诊(病房)全覆盖,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2项,基层技术实力明显增强。三是管理同质化。组建了医疗、护理、院感、药学、中医等17个质控中心,每季度对成员单位开展质控指导评价,实现医共体内单位同质化管理。四是双向转诊高效运行。依托转诊机制和信息平台,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实现了患者信息的无缝衔接,2024年基层上转患者500例、区级下转203例,确保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三)以“医防融合”赋能,打造慢病管理“鹿泉模式”。贯彻“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理念,创新“三位一体”管理体系。一是创新机制。创新医防融合发展,整合慢性病管理中心与医共体资源,实施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卫、医疗、康养的线上、线下全程闭环监管,形成“防筛诊治管”全链条服务。二是激励驱动。2024年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奖励性资金73.06万元,结合慢病管理数量与质量成效,合理分配资金,有效调动了基层临床医务人员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积极性,辖区慢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不断提升。三是提升能力。1919名基层人员通过“燕赵基本公卫学堂”、钉钉等平台完成培训,2家卫生院建成国家级“基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心”,实现基层慢病管理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双提升”。辖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1.82%,血压控制率达到73.21%;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0.60%;血糖控制率达到72.17%。
(四)以“医疗次中心”造势,点燃医疗高质量发展引擎。对标国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标准,努力打造“城南”医疗次中心。一是提升等级。铜冶镇中心卫生院升级为鹿泉第二人民医院。争取债券资金1.02亿元进行新建,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7820平方米,床位达到200张。二是装备升级。抢抓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机遇,争取资金3550万元,购置联影160排320层螺旋CT、飞利浦1.5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硬件建设始终在基层保持领先。三是专科突破。骨科、疼痛科、糖尿病、神经内科等多个专科获评省级基层特色专科,年手术量达到764台次,增长20.3%,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占比达64.5%,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辐射带动了周边卫生院整体发展。
三、工作成效
一是示范作用显著。2024年全省基层卫生能力提升现场会在石家庄召开,铜冶镇中心卫生院作为核心观摩点,向全省同仁展示了建设发展和能力提升成效,200余名各地市卫健系统与会代表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服务能力跃升。截至目前,全区有7家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6家建成社区医院,8家卫生院的14个专科获评省级基层特色专科,5家卫生院建成高水平国医堂,3家建成旗舰中医馆。基层服务能力全省领跑,让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成为现实。
三是项目建设发力。李村镇中心卫生院新建门诊病房楼工程正在有序建设中,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增设床位90张,目前主体已封顶,预计2025年年底完工,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鹿泉北部乡镇医疗卫生体系。(鹿泉区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