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天天气:
 
当前的位置: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6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11来源:市卫健委

 

市九三学社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指导下,我市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围绕核心指标,创新工作模式,深化部门协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新模式引领,亮点工作获全国认可

(一)全国经验分享

我市创新的“HIV自检导流VCT门诊模式”在中国疾控中心主办的全国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4+4+4性传播疾病多病同防工作模式”在全省梅毒规范化服务活动上推广;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管理经验在全省技术支持活动上分享。

(二)国家级项目与荣誉

成功争取中国疾控中心、中国性艾协会、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等国家级项目5个(如基于“点滴健康”小程序的推荐同伴检测模式评估、健康中国女性“隐形守护”计划、大学生防艾项目、丙肝随访项目等),获经费支持30余万元。石家庄市防艾宣传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获“河北省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全省仅30支),1名志愿者获省级优秀志愿者称号。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获全国HIV抗体、HCV抗体、HIV-1病毒载量检测能力验证“成绩优秀”证书。

(三)创新服务模式落地

市疾控中心与市第五医院共建省内首个“24小时免费性传播疾病咨询检测门诊”,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免费初筛及后续服务,模式经验获《健康报》刊登。新增4台HIV自助检测包和安全套领取机投放于核心商业区(勒泰中心、裕华万达等),拓展便捷检测渠道。

(四)亮相全国学术舞台

我市艾滋病防控创新模式在第九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上由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韩孟杰主任专题介绍,获与会专家及国内外3000余名代表广泛赞誉,被认为“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二、深化多病同防,拓展防治覆盖面

(一)示范区引领

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第五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重点工作指标评估方法和评分标准》,系统指导全市工作。市级推动HIV感染者性伴流调、违法犯罪人员检测,支持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创新。

(二)丙肝消除行动

丙肝核酸检测率、治疗率较去年显著提升,聚焦既往报告病例随访管理。

(三)多部门协作干预

一是与市总工会联合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聚焦女职工群体,计划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100场;二是在酒店、洗浴、歌厅、医院等重点场所广泛张贴宣传提示牌;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置安全套/自检试剂领取设施;三是组织各县(市、区)疾控联合药具管理、团委、教育、社区等走进70余所大中专院校,开展开学季“进校园”宣传活动80余场,覆盖学生7万余人次,形式包括发放宣传折页、播放视频、网络授课、互动游戏、作品征集等。

三、宣传教育丰富多彩,重点人群覆盖有效

(一)高校防艾

支持27个高校防艾项目,其中部门主体18个、社团主体9个,开展艾滋病等重点性传播疾病科普宣传与扩大检测活动。成功举办京津冀高校大学生防艾辩论赛石家庄选拔赛,共计21所高校28个队伍111人参赛,河北医科大学获一等奖并代表河北省在京津冀决赛中获第二名。活动通过主流媒体直播,点播超200万人次。

(二)主题日宣传

“国际禁毒日”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进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开展“为青春护航”活动,强化青年拒毒防艾意识。

“世界肝炎日”组织市县活动,联合市五院开展义诊,通过电台直播科普肝炎防治与“多病同防”理念。

“世界艾滋病日”组织市县两级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宣传(科普课堂、有奖竞答、公众号推文、视频直播、专家访谈、报纸宣传、短视频大赛、启动仪式、电子屏展播等),联合多部门、志愿者、社会组织举办数百场现场活动,显著提升居民知晓率。

“性病防治宣传周”系列科普活动,围绕“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防治性病、促进生殖健康”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在地铁电视5077块大屏上刊播了一周14次每次3分10秒的性病防治主题宣传片,曝光率达71078次。在无线石家庄APP刊载了3分10秒的性病防治宣传片;在无线石家庄APP健康小叨板块刊登关于性病、艾滋病防治科普知识,阅读量9千余人次。

(三)互联网+宣传

2024年利用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公众号开展艾滋病、性病、丙肝、猴痘的防控宣传,发布信息14篇;利用“艾检测爱健康”综合服务平台的公众号、视频号推送文章数量59篇,总阅读量64680次,总转发量为2286次;视频号发布视频量为252个,总浏览量为437008次,总转发量为7041次,总点击量为16393次;在腾讯新闻、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等主流平台宣传推广世界艾滋病日有奖问答活动,共发布文章17篇,浏览量为164610,有效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无线石家庄发布防艾科普小视频,阅读量9千余人次、同步直播“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及访谈活动,6.3万人次观看;在燕赵晚报刊登5篇防艾相关报道;在石家庄市广播电台91.5疾控之声节目播放8期;在FM94.6石家庄交通广播进行“消除肝炎积极行动”访谈;全年被《河北省艾滋病防治信息简报》采纳41篇。

(四)“五进”活动持续开展

落实《石家庄市艾滋病防治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石家庄市第五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市、县两级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各部门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本疾控中心、卫生机构专业优势,艾滋病等重点性传播疾病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有序开展。

(五)积极开展性传播疾病防治教育工作

市教育局每年专门印发文件,开展预防艾滋病暨青春期教育宣传工作进行部署,要求教育系统各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专人负责,落实《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通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课程大纲》(高校版、中学版)等内容要求,把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同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暨青春期教育宣传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系列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与市直属学校、市属高校都成立了由主要(主管)领导任组长,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健全了宣传、学习、培训、信息上报等工作制度,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教预防育教学工作中,与性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力求防艾教育落到实处。各中学认真落实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市属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不少于1课时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等任务,确保高校每学年每个在校学生不少于1课时的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时间。完成《石家庄市中学预防艾滋病暨性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的编写与推广,202310月正式出版使更多学生通过课堂主渠道接受宣传教育。《教育教学设计》为广大学校、教师更好落实防艾课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青春期性教育的资源和平台,为落实防艾暨性健康教育课堂主渠道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组建防艾宣讲队伍,邀请省、市疾控以及河北省性教育学会的防艾专家进校园开展防艾专业讲座年,先后培训预防艾滋病暨青春期教育健康教师3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学校健康教师的防艾专业知识。同时,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暨青春期教育公开课、课件、微视频、论文等征集评选活动,在丰富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加强了一线健康教育教师的防艾意识,提高了教师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教学技能。

多渠道多途径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按照“贴近学生实际,注重活动实效”的原则,石家庄市教育系统每年在世界艾滋病日、寒暑假等特殊时间节点,在全市教育系统进行防艾暨青春期教育宣传一是围绕每年我国的宣传主题,各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屏、报刊杂志等主流媒体,“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广泛宣传,提升防艾知识知晓率,以避免和最大限度减少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二是各市属高校积极发挥高校社团和青年志愿者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向大学生普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健康行为习惯,预防相关性病的发生。三是各市属高校还联合省、市及属地区疾控开展避孕药具宣传、发放等工作,并在校内设置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定期补充自检包及计生防护用品,为学生提供快捷、保密的艾滋病检测服务,鼓励学生主动检测,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定期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提高防治意识和能力。四是各中学每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主题班会、手抄报、主题演讲等活动,邀请市疾控中心专家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理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能力建设持续加强

全市共组织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会议12次,覆盖超2000人次,内容涵盖哨点监测、高危干预、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技术、实验室质控等,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监管场所、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人员能力。

我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创新模式、扩大检测、深化干预、多病同防等方面取得了扎实进展和全国性突破。下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有效应对挑战,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依法管理、科技支撑”的综合防治体系,继续加大筛查力度,提高筛查覆盖率;加强患者管理和治疗支持,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积极探索新的防治策略和技术手段,同时,积极探索应用新策略、新技术,持续推动防治工作创新发展。为有效遏制我市性传播疾病疫情、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石家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copy©2024 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冀ICP备10208357号-6 网站标识码:1301000024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88号  | 网站地图
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
医师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咨询电话:0311-67502380、83991212(工作日)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