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天天气:
 
当前的位置: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9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16来源:市卫健委

 

市九三学社:

您社提出的《关于优化政策体系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述

市卫健委收到您的建议后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了您的建议内容,与市爱卫办、市疾控等相关部门就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探讨。

您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来,我市采取系列措施,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取得良好成效。同时指出,在政策体系方面,我市仍需完善,要进一步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并提出六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二是制定政策文件,明确阶段性目标,确保整治工作持续推进;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四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卫生城市评价体系,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五是完善卫生城市评价体系。将日常管理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巩固卫生城市成果;六是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实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覆盖。

您的建议对巩固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提升我市文明水平,构建宜居宜业的健康城市具有积极作用。借此机会,我委向您的积极建议,以及对建议答复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二、对建议的答复

(一)大力宣传安排部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今年初下发通知,部署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要求有关单位对重点区域、公共场所,农村街巷、房前屋后、村边路边沟边等重点部位加强环境整治。4月在裕华区希望绿洲公园广场启动了第37个爱国卫生月现场活动启动仪式,为保障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顺利开展,市爱卫办在石家庄交通广播FM94.6《小恒帮忙》开放听众举报通道,市民通过直播贴反映环境卫生问题,帮忙记者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及时跟进治理情况,相关报道将在节目中更新。在FM94.6石家庄交通广播开设4专题节目,同时记者及时跟进治理情况,并通过专题节目进行发布。制作6条的短视频内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启动仪式、专题节目、卫生环境治理等,根据爱卫月系列活动内容,通过石家庄交通广播、石家庄音乐广播累计发布4条公众号消息,账号平台粉丝累计超100余万人。通过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持续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通过活动的开展,为城乡居民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净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卫生面貌。

(二)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健康行为

各县(市、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众多传统媒体,并结合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优势对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进行宣传,强化群众公共卫生安全理念。同时开展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培养市民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倡导坚持合理膳食、控烟戒酒、健康环境促进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防疾病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健康睡眠等科普宣传,做好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组织各类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要以健康城镇创建为载体,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工作内涵,深化社会健康综合治理,助力健康石家庄建设

(三)积极采取行动,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1.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近年来,各县(市、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宜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采用直运模式用压缩车直接运至焚烧厂处置,可以建设的地区采取建设大型转运站集中转运模式,确保城区收运体系全覆盖、日产日清。我市在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10座,3座水泥窑协同处置,日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2000吨。全市生活垃圾日清运8000吨,全部运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市城管局持续加大垃圾终端处置设施运行监管,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监督管理和检查考评办法(试行)》,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管理责任,级级落实监管指导,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安全、规范、稳定运行。按照省政府和省住建厅相关要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原则上不新建、扩建同类项目。

2.城区环卫作业情况。各县(市、区)综合考虑财政状况、现实需求和运行现状,择优确定环卫运营模式,目前我市8个区(县)采用政府直管模式运行,15个县(市、区)采用市场化模式运行,构建了完善的城区环卫清扫作业体系,高标准组织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城市清扫保洁实行全覆盖分级管理,制定《城区清扫保洁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了城区道路、作业车辆排班、每日巡查等管理台账,严格落实定路、定车、定时、定责和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质量检测的工作机制,持续巩固提升道路清扫保洁网格化、标准化、责任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九区一县共划分770个网格,按照一类道路每平方米道路尘土量5克,其他道路每平方米道路尘土量10克标准开展作业,一季度作业质量检测结果分别为一类网格均值3.6克、二类网格均值5.6克。

3.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情况。一季度,制订印发《石家庄市城区积存垃圾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市城管局督导各区县城管、环卫部门建立网格化责任清单,要求各区县城管局联合住建、园林、水利、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建立“日报告”制度、“排查-交办-复核”机制、问题倒查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积存垃圾集中清理整治行动。以三环路沿线、复兴大街、古城路、中华大街、胜利大街、塔谈大街、城乡接合部等为重点,督导各区县深入开展积存垃圾集中清理整治行动,确保城区环境干净卫生整洁。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城区范围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各区县,持续督导各区县开展清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市内四区共清理积存垃圾372处9741.9方,捡拾绿化带垃圾21.9万处1636余方,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八区一县范围进行排查,共交办问题1200余个,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死角。

    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强化组织推动。市委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6+1”专项行动,市委常委会每季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协主席亲自挂帅,周密安排部署;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召开调度会,全力推进。市政协三位副组长分别牵头,分组包片,明查暗访,对各县(市、区)进行不间断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盯办限期解决。二是科学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石家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石家庄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每年度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了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清理及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三是完善评价体系。结合省、市工作安排,市级每季度开展一次抽查评价,覆盖所有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抽查结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和争取农口项目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工作力度大、得分高、成效好的将倾斜支持,对工作消极懈怠、得分低、拖后腿的将减少支持或不予支持。四是建立网格管理。下发了《石家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市级指导员、县级分包员、乡级监督员、村级网格员等“四员”机制,推动村庄环境实现常态长效管理。五是健全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全面推广“路长”“街巷长”和“门前三包”等行之有效做法,明确农户责任和义务。试点探索“村级物业化管理”做法,构建“村民自治+多元共治”长效机制,先试先行,着力打造村民出资出力、政府适当补助、社会力量参与的共治格局;推行“乡村保洁、公司转运”模式,乡镇和村负责村庄保洁,三方公司负责垃圾转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垃圾清运质量。

copy©2024 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冀ICP备10208357号-6 网站标识码:1301000024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88号  | 网站地图
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
医师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咨询电话:0311-67502380、83991212(工作日)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