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元氏县总医院召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专题座谈会,院领导班子、乡镇卫生院长、学科主任与退休老干部共商医改深化路径。会议聚焦当前医共体建设的难点堵点,通过"老中青"三代医疗人的思想碰撞,为改革推进锚定方向。
会议通报了元氏县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推进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深化医改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县域医疗资源布局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国家医改政策精神,尤其是三明医改“腾笼换鸟、提质增效”的核心经验,以及DIP/DRG付费改革、医保基金打包支付等政策要求。当前,医院在推进科室融合、专科能力建设、绩效激励机制改革等方面仍存在瓶颈,亟需集思广益探索破局之道。老干部与学科主任们围绕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退休院长代表指出,医共体内部科室融合过程中存在“水土不服”现象,部分医务人员因岗位调整、职责变化产生不适应感,可能影响服务效率。此外,如何降低域外就诊率、改变群众就医习惯,以及平衡医保基金安全与医疗服务质量等议题,也成为讨论焦点。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人员结合三明、固安等地医共体建设经验,提出多项务实建议:一是优化绩效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建议建立与医共体考核指标相匹配的绩效考核体系,打破“大锅饭”思维,将资源下沉、分级诊疗、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二是强化专科建设,推动技术下沉。通过选派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引入专家帮扶等方式,提升总医院重点专科技术水平,同时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分院倾斜,增强群众本地就医信心。三是创新管理模式,稳人心促融合。在科室整合中注重“软着陆”,通过双向选择、岗位培训、文化融合等方式缓解人员焦虑,并建立扁平化沟通机制,及时解决一线诉求。
县总医院书记齐立成在总结中强调,加快推动DIP/DRG付费改革与医保打包支付政策衔接,通过强专科、建梯队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县域医疗服务闭环。此次会议为深化医改注入新动能,标志着元氏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入攻坚落实新阶段。(元氏县卫生健康局)